芽笼(Geylang)之于新加坡,是个相当特别的存在。 其他地方遍布政府组屋,这里五花八门的店屋当道;在商业区吸气吐气都紧绷的氛围,这里有的是最放纵、最贴近市井的生活;对外人得压抑陪笑脸,这里零星散布的红灯区让你藉由淫欲释放压力;到这边,不免会怀疑这些叙述是真的发生在井然有序的星国吗? 实际走在芽笼的街道上,像是场些微不便但处处充满惊喜的冒险:偶尔得闪过因为抬杠而动作比较大的饕客,或是分神留意因不同店面设计导致人行道的高低差等等。来到这总是看不腻也吃不腻的体验。尽管当地人称这里为不入流、沉沦的场所,芽笼仍是大家心之所向,吸引人们时不时造访、寻找自己的堕落乐园。

%title插图%num

最早至19世纪间,芽笼是一片椰子园,而Geylang命名也是来自处理这些椰子制品的工厂而来。 (2) 在开埠家-Sir Stamford Raffles来新加坡后,制定全国规划Raffles Town Plan(在#4 Kampong Lorong Buangkok有小小介绍,分成四大族群群落),由于邻近南边港岸,芽笼成为第一批开始发展的区域,并以Geylang Road为活络经济产业的主线发散到周边地区。 后来阿拉伯家族经营的公司来这里置产,并发展柠檬草相关加工业,最繁盛期甚至延伸到东边的友诺士(Eunos),现在很有名的Geylang Serai Wet Market中的Serai 也是由此命名,乃当时规模相当大的市中心。而后因为经营失败而关闭工厂,农工转向橡胶、蔬果与家禽等农业。这些快速发展的产业,人力大多来自中国东南沿岸以及马来移民(有另一个别称Coolie,专指做粗重工作的劳工),逐渐在当地生活植入华人与马来元素。直至日本占领时期因为大量种植木薯而成为当时主食,甚至成为现今某一行政区的名称。 战后逐年升高的人口,加上华人、马来人社区间因为生活差异出现过多的嫌隙,政府出手整顿,清理Kampong,建设至我们现在熟悉的芽龙样貌,并于1991年以Geylang road为主轴线,将两侧的店屋群落划设保存区。

%title插图%num

来这里大啖田鸡粥、辣椒螃蟹、甚至是榴梿也不放过,吃饱后还有精力的话,给你一个良心建议:逛逛红灯区吧!

%title插图%num

从地铁绿线10站Kalang下车走路几分钟就来到了芽笼1巷,路口就是芽笼路(GeylangRoad),沿着芽笼路两边有很多小巷,一边是提供吃喝的单数巷,一边是供人玩乐的双数巷。当中,芽笼8巷是红灯区最旺的地方,如果跟计程车说去红灯区,他们一般就在这条巷子下客。

在芽笼,红灯区与居民区的唯一区别是门口挂着的红灯笼。白天,这里和一般的居民区没什么两样,除了街边偶尔出现的年老色衰的小姐。傍晚时分,睡眼朦胧的小姐们不知从哪冒出来,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,与此同时,一大批有志之士正在来温柔乡的路上,白天受尽冷落的芽笼一下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!

%title插图%num

 这里的女人多是来自于马来西亚、菲律宾和中国,她们衣着性感,身上有各自的牌号供客人挑选,所得收入要和老板平分,例如泰国妹新币50,自己只有25;中国妹新币100,自己留50。

%title插图%num

每一位从业者都要经过肃娼组与医疗中心的检验,政府才会颁发有效期为两年的「健康卡」(因其颜色是黄色而俗称「黄卡」),持卡才能上岗。为了杜绝爱滋病,从业者在到达新加坡之后的半年内,每月都要做一次身体检查;六个月之后,改为三个月一次。从业者在工作期间,任何时候被查出疾病,就得立刻停止工作或是被遣送回国。

%title插图%num

当两年期满,这些从业者就必须回到国籍所在地,终身不能以同样身份重回新加坡。为了杜绝从业者以各种手段留在新加坡,政府明令禁止她们与新加坡本地居民结婚。

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中,芽笼的确是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。遍地飘香的美食,各式风格的建筑,还有夜里那些尽展妖娆的夜莺,都让人沉醉其中。只是,天依旧会亮,太阳依旧会升起,曲终人散后发现,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从未停下。

%title插图%num

不知道芽笼还能热闹多久,但在大声叫卖(叫嚣)还是日常的时候,好好地穿梭各种美食海与熙熙攘攘的人群,然后努力烙印芽笼记号到脑海里,尔后才能好好告诉自己和没到访过的人们,新加坡还是有非常可爱的地方!